大阳城集团娱乐网站-澳门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要闻

聚焦新区 | 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重点发展七大产业链,打造海洋强省先行示范区

2022-05-30 20:29:49

微信截图_20220530085256.jpg

Page03-720.jpg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重点发展七大产业链,构筑“一核、四湾、多园”发展格局,提升产业发展三大驱动力,实施十大支撑工程——

到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2800亿

走在前、开新局!5月28日上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齐鲁大地进入“党代会时间”。省党代会报告对山东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蓝图进行了擘画,并对今后五年着力抓好的12个方面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作为全省唯一承担“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国家战略使命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将如何拥抱蔚蓝机遇?又将扛起怎样的重任?

近日,新区管委办公室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综合实力、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五个方面确定了20个海洋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到2025年,新区海洋经济总体保持快速高质发展,力争年均增长15%,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80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2%,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保持40%以上。

详观《规划》,结合实际,西海岸新区有雄心、有实力、有底气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打造青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核心区、山东海洋强省先行示范区和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

七“链”共舞,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规划》立足新区海洋经济基础和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海洋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持续做强船舶海工、海洋航运贸易金融、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冷链、海洋科技服务六大特色优势产业链,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滨海旅游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船舶海工产业链方面,依托海西湾修造船基地的造船工业基础,建成国家级高端船舶修造产业基地和世界级船舶海工装备生产基地,到2025年产业链增加值力争达到490亿元。海洋航运贸易金融产业链方面,发挥新区作为区域性海上航运枢纽中心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优势,发展航运贸易、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到2025年产业链增加值力争达到730亿元。海洋化工产业链方面,充分利用董家口液体化工和天然气码头基础条件,打造全国重要沿海石化基地,到2025年产业链增加值力争达到370亿元。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方面,打造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产业基地,到2025年产业链增加值力争达到150亿元。海洋冷链产业链方面,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到2025年产业链增加值力争达到180亿元。海洋科技服务产业链方面,大力发展涉海研发服务业、新兴研发服务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到2025年产业链增加值力争达到100亿元。滨海旅游产业链方面,打造现代化、智慧化、国际化滨海旅游业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滨海旅游产业链,到2025年,全区年均接待游客人数达到8000万人次,产业链增加值力争达到280亿元。

产城融合,明确空间布局规划

基于新区自然海湾、城市和产业空间分布,《规划》遵循产城融合、组团发展思路,构筑“一核、四湾、多园”海洋经济发展格局。

“一核”,即以胶州湾区为核心,依托湾区坚实的造船海工、临港物流、石油化工等产业基础,用好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大力发展航运服务、跨境电商、大宗交易等新兴业态,以现代服务业推动海洋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

“四湾”,即以唐岛湾区、灵山湾区、古镇口湾区、董家口湾区为增长极,大力发展海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其中,唐岛湾区聚焦金融服务、总部办公、科创孵化等产业功能,完善文教卫体等服务设施,打造国际标准的金融科创服务区。灵山湾区以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主攻方向,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两大产业集群,打造新区西部城区活力中心。古镇口湾区着力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海洋科教创新高地和海洋先进制造业新增长极。董家口湾区将建设国家大宗商品储存、加工、物流基地和重要的交易中心,打造现代化临港产业区和海洋特色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海洋特色循环经济示范区。

“多园”,即依托胶州湾区、唐岛湾区、灵山湾区、古镇口湾区、董家口湾区五大湾区打造,培育现代海洋产业集群,构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带。

要素支撑,提升三大驱动能力

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规划》强化要素支撑,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产业要素集聚供给、海洋对外开放合作三大驱动能力,增强海洋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在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方面,通过增强科技研发实力、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四个方面,持续强化科技要素支撑。

在提升产业要素集聚供给能力方面,进一步优化人才、资金、土地、海域配置机制,提升配置效率,通过提高育才引才效能、加大投资融资支持、优化土地海域配置三个方面,强化海洋产业发展支撑。

开放是海洋经济的根本特征。在提升海洋对外开放合作能力方面,则按照新区发展定位要求,利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特殊政策区的先行先试优势,通过扩大涉海贸易开放、扩大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本开放、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三个方面,加快构建开放型海洋经济体系,打造示范和引领带动全市、全省开放合作战略高地。

重点突破,实施十大支撑工程

《规划》坚持任务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重点实施十大支撑工程,扎实有效推动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远海资源综合开发工程,将建设国家深远海养殖试验区,为全国深远海养殖发展提供青岛经验和青岛方案。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扩容工程,将加快推进海藻生物千亿级产业链,规划建设海洋高新区海洋生物产业园。船舶海工产业创新转型工程,将聚力打造海洋高端装备产业基地、打造中国蓝海基地、国际领先的船舶海工基地。海洋国际合作平台联通工程,将深化推进自贸区青岛片区海洋领域试点任务,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智慧海洋平台精细管控工程,将建设海洋要素聚合的智慧平台,建成海洋综合管控的“蓝色天网”。海洋企业工业互联赋能工程,将以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海洋产业发展,加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工程,将打造古镇口海洋科教创新区,建设完备的海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体系。海洋高层次人才支撑计划工程,将围绕重点海洋产业发展方向,在“十四五”期间支持20个高层次人才产业化项目,引进培育100名以上海洋高层次人才,新增200亿元产业规模。海洋渔港城市融合提升工程,将对全区22处现有人工渔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人海和谐”的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进一步促进生态渔业以及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提升工程,将高质量完成海岸线修测任务,巩固提升“蓝色海湾”综合整治成果,实施陆海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强化用海巡查监管,保护海洋生态。

蓝图催人奋进,实干铸就未来。西海岸新区将加强统筹协调,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海洋委主导、海洋办统筹、部门抓落实、专班抓攻坚”工作运行机制,上下协调、高效运行,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施。